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扶贫要像绣花学什么

    信息发布者:bjddzc
    2017-05-05 18:46:35   转载

    4月22日至23日,河北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就做好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到阜平县调研。他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绣花功夫打赢脱贫攻坚战,让生态美起来、把产业做起来、使群众富起来。

      近期的先进脱贫理念中,“绣花”功夫这个词意味深长,影响广泛。3月8日,习近平在参加审议时强调:脱贫攻坚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4月23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再次强调了这一点。

      说起扶贫要向绣花学什么,恐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也只能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在我看来,政策就像线,执行就像针。把好的线用针穿在正确的地方,就能秀出美丽的花,这样的政治就是艺术。相反,线的颜色粗细不对或者穿的地方不对,最后只能是一团乱麻,这样的政治就是乱政。

      扶贫要向“绣花”学精准。从古到今凡中央定政策,其出发点往往是好的,可是实施起来却是各种意料之外的状况频发,结果也不尽如人意。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于不精准。制定政策者没有考虑到基层复杂的情况,制定计划粗枝大叶,执行起来自然漏洞百出。拿扶贫来讲,假如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资金“天女散花”;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人情扶贫、关系扶贫丛生,扶贫工作只能是一团乱麻。只有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脱贫工作才能做好。

      扶贫要向“绣花”学扎实。要把扶贫工作做好,就必须要深入了解具体地区贫困的程度,贫困的原因,然后一步一步去实施计划。这样就必须要有一批深入基层,扎根基层的扶贫工作者。李保国说:“我这辈子最自豪的事就是把自己变成了农民,把许许多多农民变成了我。”他每年在贫困山区工作超过200天,这才能让100多万农民致富,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精神,有许多像他这样的人,才让我国扶贫事业的蒸蒸日上。

      扶贫要向“绣花”学规划。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扶贫工作考验的不仅是基层干部,更是上层的规划者。扶贫要用到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能把这些人力物力财力用对用好,扶贫工作难以展开,国家的资源也会被浪费。所以必须事先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就像“绣花”一样,整个花的形象,绣法在绣之前就必须了然于胸,才能绣出漂亮的图案。

      当前,我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已经走到世界前列。然而有人却把中国反贫困取得的巨大成效仅仅归功于快速的经济发展,忽视了中国在扶贫理念方面的进步。事实上,中国在脱贫方面的巨大成就和先进的脱贫理念是分不开的。正是有“绣花”的精准,扎实和规划,我国的扶贫工作才能做得这么快这么好。(陈通)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